本周研究生例会由邢庆嘉、王高蔚两位同学进行分享。
以下是王高蔚同学的分享内容。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关于椎体成形术后邻椎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及老年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通过向椎体内注入填充材料以稳定及强化椎体,其止痛效果得到肯定,且有允许术后早期活动等优势,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微创方法。
首先分享一例病历,患者76岁女性,因腰腿痛6年,加重伴活动受限1周入院,结合症状、查体、及影像学,诊断为骨质疏松伴T12病理性骨折。入住我科行T12椎体成形术。
术后3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突发腰背疼痛1周,卧床休息无明显缓解,X线片提示L1椎体压缩骨折,再次入住我科,行L1经皮椎体成形术。
根据国内外一些学者报道,椎体成形术后再发骨折的发生率约在10%—30%的范围,再发骨折包括手术椎体再塌陷、邻椎骨折、远端椎体骨折等,其中以邻椎骨折占较大的比例。Michael等[33]对OVCF进行了Meta分析,认为PKP较PVP术后更易发生邻近椎体骨折。
邻椎骨折在发生上呈现这时间丛集(多发于术后1年内,其中以前3个月多见)与空间丛集(以胸段T6~T8和胸腰段T11~L2好发)的特点。
通过文献的学习,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别是整体因素,以及术后的脊柱因素和局部因素。
局部因素包括骨水泥椎间盘渗漏、骨水泥的量及分布、骨水泥强化后椎体强度的变化、手术入路
骨水泥渗漏是椎体成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相关报道发生率为19%~65%,近年来,骨水泥渗漏与椎体再骨折的关系,受到诸多学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