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明镜之声综合自观察者网、数字财经智库
最近,恒大一则辟谣上了热搜。
9月13日,恒大集团网站发布声明称,网络上近日出现的有关恒大破产重组的言论完全失实。公司目前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公司坚决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全力以赴复工复产,保交楼,想尽一切办法恢复正常经营,全力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
最近,恒大集团陷入多事之秋,各种传闻可谓满天飞。
9月13日,一张关于“恒大财富投资产品兑付方案”的文件图片在网上流传。据称,为了解决恒大财富投资产品逾期兑付的问题,恒大向投资者提供了三种兑付方案,投资者可以从三种方案中选择一种兑付,或者组合任意两种及三种方案兑付。
人无信则不立,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定要讲信用,这样才能走得远。对于生意场来说,更是如此,企业做得越大,信用更是第一。当一家企业信用开始下滑时,意味着危机也要到来了。
恒大一年销售额有多亿,但负债也有1.9万亿。这是房地产行业正常发展模式,通过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把企业越做越大。负债越多,企业规模就越大。然而,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央行给房企划了三道红线,如果红线不变绿线,那银行就不会贷款。所以,恒大的债务危机很快就暴露出来。
早在年9月,网络流出一份恒大请求支持重大资产重组的项目文件,引发猜测,恒大火速辟谣。许家印还是非常厉害的,随后就和亿的战略投资者签订协议,让恒大的危机暂时被隐藏。
在今年5月底,恒大骨折式打折卖房,又引发市场猜测,不过恒大还是辟谣了。在6月底,恒大更是说已经将负债降到了亿以下,一条红线变绿,让市场有了信心。
其实,不管恒大负债多少,外界怎么猜测,只要恒大的信用还在,大家相信它,那恒大就是安全的。然而,如果恒大的信用下滑,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真正引发恒大债务危机多骨诺米牌的还是7月广发银行的讨债,只有1亿多元,虽然不多,但足以将恒大推向深渊。要知道就连银行都坐不住,要讨债了,那其他债主就更不相信恒大了。随后,我们就看到找恒大讨债的越来越多。
恒大为什么会发生信任危机?
首先,恒大解决债务问题不积极。其实,恒大的债务问题很严重,但不想把事件扩大,所以一直在低调地卖一些边缘资产。上半年还花钱买了不少地皮,还把恒大给买回来了。
直到被人民银行等部门约谈,要求积极化解债务风险,恒大才作出承诺。对于此前的消极态度,这无疑会让恒大的信用下降,让债主认为钱可能没那么容易拿到。
其次,许家印卸任恒大地产董事长职务,这虽然说是一个正常的人事变动,不影响控制权的问题,但在这个敏感时刻,必定会引发市场猜测。所以,关于要跑路的传言就起来了,这又让恒大信任度下降。
第三,恒大总裁夏海钧减持股份套现上亿港元,华人置业CEO甘比减持套现万。在恒大的危难时刻,高管和股东纷纷套现,这不是让人猜测对恒大的不看好吗?连他们都套现了,还要让谁对恒大保持信心呢?
目前,恒大一年到期的有息债务就达亿元,还有多亿的商票,债务压力不小。许家印此前放大话将还债,但遭停工企业打脸。广西一家园林企业被恒大拖欠了多万,公司发不出工资,陷入困境。像这样的企业在全国还有很多,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