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外固定架的力学特点
C型骨盆骨折,同时存在旋转不稳和垂直方向的不稳。前方外固定架只能提供部分稳定性,不足以为患者提供负重行走等功能性活动。
B1型骨盆骨折,垂直方向稳定,前方简单的外固定架可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骨盆开书样损伤
骨盆开书样损伤
手术适应证
严重骨盆骨折的急诊救治,以控制骨盆出血和临时固定
多发性损伤患者,前方外固定利于止痛和方便护理
旋转性不稳的骨盆骨折的终极治疗
与后方内固定术联合使用,增强骨盆骨折固定的整体稳定性
体位与术前准备
麻醉:全身麻醉
病人平卧于可透视的手术床上,可在臀部后方垫垫利于骨折复位
术中C形臂透视
骨盆周围消毒铺巾
切口体表投影
骨盆前方外固定架有三种不同的入钉法,分别为髂嵴入钉法(a)、髓臼上人钉法(b)和骼骨翼入钉法(c),临床常用的是前两种方法。
骨盆前往外固定架通常使用的三种方法
扩展
髋臼上方入钉法:在髂前上棘远端做一34cm切口,切口内侧缘应在髌骨外侧缘的延长线上;注意:此切口经过股外侧皮神经走行区域,切开皮肤后应钝性分离,并用拉钩保护该神经。
髋臼上方入钉法
骨折的复位与固定
髋臼上方入钉法
切开皮下组织和深筋膜,牵开股外侧皮神经,避免损伤;钝性分离,触摸定位格前下棘、髋臼顶部
可在骼嵴附近分别沿骼骨内侧壁、外侧壁置入两枚克氏针,用来标记、指示进钉的方向。
示意图
进针位置至少高于髋臼顶部1cm,方向在在矢状面上偏向头侧30°,指向两枚克氏针所标记的方向。
示意图
年轻病人可用钻头在骨皮质上开孔,再拧入螺钉,老年病人骨质疏松可直接拧入自攻自钻的直径5-6mm螺钉,进钉时应使用套筒保护周围软组织,进钉深度约为4~5cm。
置入一枚螺钉后,安装连接模块,通过连接模块,在第一枚螺钉近端再拧人另一枚螺钉,对侧同样方法置人两枚螺钉。
示意图
髋臼上方骨质较厚实,可以此为手柄,复位骨盆骨折的上下旋转移位。
示意图
安装连接杆,向内侧推挤髂骨翼加压,拧紧各个螺栓完成固定。
示意图
髂嵴入钉法
切开皮肤、皮下至髂骨嵴,在髂骨内壁、外壁置入两枚克氏针指示进针方向。
示意图
第一枚螺钉位置在髂前上棘后方2cm,由于髂嵴边缘突出,进钉点应位于髂嵴边缘的内侧半。
进钉方向约与矢状面呈45°,向中间汇聚,约进钉5cm。
置入一枚螺钉后,安装连接模块,通过连接模块,在第一枚螺钉后方再拧入一枚螺钉,对侧同样方法置入两枚螺钉。
示意图
安装连接杆,该入路骨的强度不如髋臼上方向入钉法,不要用过大的力量挤压螺钉,而是双手向内侧推挤髂骨翼加压,拧紧各个螺栓完成固定。
示意图
术后处理
术毕缝合切口时应注意避免皮肤切口张力
如果钉道有渗出,应用无菌纱布包裹螺钉,每日换药
注意在术后预防血栓
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术后饮食一般以清淡,高蛋白,易消化为主,可辅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食物。
骨盆骨折的患者卧床时间久会发生压疮。要减少患者皮肤受压时间,保持床单的清洁。
住院期间学习床上功能锻炼,以预防静脉血栓和防止肌肉萎缩等,待下床行走时,适当活动关节,促进骨折愈合。
康复锻炼遵循动静结合、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还需根据情况进行定期复查,便于医生了解患者恢复情况。
◆◆◆◆◆
医学很有料,选择很重要
靠人不如靠自己
现在宝典来了我们自己买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认清膝关节炎,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科普文!
骨科专家从来不做的9种姿势,毁膝、毁腰!你却天天在做
医院里的人性,刷爆了朋友圈
学术:骨科查体从初级到骨灰级你都得知道
『早读』髋臼骨折:Kocher-Langenbeck入路技巧
医院境外评审遭禁,JCI、HIMSS等将被叫停?
当医生不再是“勇士”……
作为外科行业中的“武将”,骨科医生居然这么帅
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一)
文章不错,点个好看吧8分钟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