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软得可以拧麻花老年人选鞋应避免的几个

你也许听过这样的事:身体健康的老人,摔了一跤,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数据显示,在我国,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老人的骨骼特点让他们容易产生后髋部和脊柱骨折,而骨折后的长期卧床更可能诱发肺炎、血栓等致命性疾病,增加死亡风险。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脚退化得更厉害,买鞋时这一点常常被忽视。脚作为减震器和平衡器,一直默默承受着我们走、跑、跳的压力。当年龄渐长,足部难以避免地有所损耗。挤脚、脚疼、易摔倒,能感知到这一问题的,除了老人自己,就是老人鞋商家了。

在~年美国关于老人鞋类和足部不适的文献回顾显示,不合适的鞋子已经成为老年人生活的重大安全隐患。

在主打防范跌倒的各类产品里,老人鞋最为瞩目。电视上、网络里、公交地铁,无处不在。倪萍大姐的微笑,蔡明阿姨的劝说,张凯丽女士的呼告……中老年明星用春晚式的笑容,吹开了老年粉丝的心。就像是为“爱豆”花钱不顾一切的年轻人那样,爷爷奶奶也在用真金白银为老人鞋买单。“不要,只要88,xxx老人鞋带回家!”

但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交媒体表达对老人鞋的困惑:节约一辈子的奶奶点名要xx牌子的老人鞋,真的值得买么?老年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子呢?

鞋合不合适,不要信广告,信脚

在热火朝天的老人鞋广告宣传里,却藏着不少误区。

误区1:鞋底越软越舒服

“鞋底软得能拧成麻花。”如果您在广告里看见这句话,那就不用买了。

过软的鞋子,尤其是鞋底中部过软的鞋子对于足弓缺少支撑作用,穿久了之后的结果很可能是脚不疼,关节疼。过度追求“踩屎感”的鞋底使足部就像踏进烂泥里一样,晃来晃去,膝关节和踝关节都容易损伤。

误区2:老人鞋要特别防滑

针对老人容易摔倒这个痛点,各路厂商都把防滑作为重中之重:“比猫爪子还牢”“玻璃洒水都不摔跤”。

然而特别防滑并不代表不会跌倒。如果爷爷奶奶真穿上了宣传中那么抓地的鞋,那走起道来就是晴天开车硬上雪地链——抱死了,这样反而更容易摔跤。

那么。老年人到底该买什么样的鞋子呢?怎么挑选才对?

鞋前宽、鞋中韧、鞋跟硬

老年人挑鞋子应遵循“鞋前宽、鞋中韧、鞋跟硬”的原则。

★脚趾前至少要留出一厘米的空间让脚趾活动。

★鞋子中段韧度适中,不易崴脚,挑鞋时可以用手扭转观察,扭不动或可以扭成麻花状都不行。

★老年人脚跟脂肪垫变薄,缓冲能力变弱,一不留意踩到小石子,脚跟很容易疼痛,发生足底筋膜炎的概率也会变高,所以,鞋后跟要稍稍硬一些。

良好老年鞋的五大标准

★有良好的弹性和透气性。

★鞋帮柔软、重量较轻。

★鞋面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后帮略高。

★前仓较宽,足趾与鞋的前缘应有适宜的间隔。

★鞋底不宜太厚,好的鞋底内垫应呈舟状,鞋底的前仓应略为上翘。

特殊人群该如何选择老年鞋?

手部失去灵活性而无法系鞋带的老年人,应注意选择鞋口有松紧带的鞋子,还应当购置加长的鞋拔,使老年人不用弯腰即可拔上鞋跟。

有足部痛性损伤的老人,最好定制鞋子,以特制的聚乙烯泡沫鞋塞塑型,可以减轻疼痛,避免损伤加重。

有跟骨骨刺的老年人,可配用足跟部有空洞的鞋垫,使骨刺周围的压力减轻,缓解疼痛。

来源

丁香医生康复杂志编辑

阿敏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vyouyt.com/bgtb/75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