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护考骨科患者的一般护理

骨科牵引术牵引的目的和作用:骨折、脱位的复位和固定;缓解肌肉痉挛,防止畸形;肢体制动,减轻疼痛,预防畸形和病理性骨折。皮肤牵引:操作简便、无创,对肢体损伤小,牵引重量一般不能大于4—5kg,持续2—4周。骨牵引:直接牵拉骨组织,力量大,可较长时间牵引。但要切开皮肤,骨钻打眼等,牵引物直接入骨,有感染的可能。一般是身体重量的1/10~1/7。颈椎骨折、脱位用颅骨骨板牵引;复位困难的肱骨髁上骨折用尺骨鹰嘴牵引;成年人大腿骨折用胫骨结节和股骨髁上牵引;胫腓骨干双骨折用跟骨牵引。吊带牵引:用厚布按局部体形制成各种吊带,常用的有颌枕吊带(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病和颈椎间盘突出症等)、骨盆带牵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骨盆悬吊牵引(适用于骨盆骨折)。骨科牵引的护理观察肢体血管神经功能。床脚抬高15—30cm以对抗牵引力量(不可抬高床头)。观察牵引的有效性,肢体纵轴应与牵引力线平行,牵引重量勿着地,病人足不可抵床栏,牵引线勿脱轨,滑轮应灵活。保护牵引针孔的血痂,牵引针孔滴75%乙醇,防止感染。为防止牵引过度应每日测量肢体长度,两侧对比,防止牵引力量不足或过度牵引。做好皮肤护理,注意肢体保暖,经常清洗或按摩,防止压疮。同时注意指导骨折复位固定后逐渐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痰,协助翻身等,防止坠积性肺炎。鼓励病人多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和结石。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防止便秘。

骨科患者功能锻炼的护理

分阶段锻炼

①早期(伤后1—2周),运动重点是患肢肌肉的舒缩锻炼,固定范围以外的部位在不影响患肢固定情况下进行锻炼。

②中期(伤后2—3周后),运动重点以患肢骨折的远近关节运动为主。

③晚期(伤后6—8周后),运动以重点关节为主的全身锻炼,为功能锻炼的关键阶段。

功能锻炼方法

①被动运动,完全靠自身以外的力量进行运动,适用于瘫痪严重的病人。被动运动的方法有推拿、针灸、理疗以及借助器械和被动活动。

②主动运动,依靠病人自身力量进行锻炼,是功能锻炼的主要方法,适用于有活动能力的病人。

③助力运动,自身力量不足,需要外力协助,尤其在开始运动时需要帮助。

④手法治疗,必须在麻醉下进行,手法缓和,护理特别注意的是术后尽早锻炼。

肌肉锻炼的形式: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等动收缩(等速收缩)。原则:功能锻炼要遵循动静结合;主动、被动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新来的朋友识别文章末尾







































白癜风的病因
白癜风的病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vyouyt.com/bgtb/4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