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造就舞台土壤孕育果实
事件索引:到临床科室病人床前做心电图是心电图室的日常工作之一。小小的心电图机虽只有4公斤左右,不是什么大物件,但背着它楼上楼下跑二十多个病房,为40-50名患者做床边心电图,遇到紧急情况,还要跑步前往急重症患者所在病房。一天下来,心电图室所有值临床班的同志们还是都感觉到颈肩腰疼。同时,在患者床前心电图机不是放在病床上,就是放在床头柜上、陪护凳上,不方便也不规范。
医院心电图室的刘娜同样也被这种“烦恼”困扰着,但细心的她也时刻在思考着解决办法。在长期的思考和多次设计后,她把简易婴儿推车的方便灵活性和改良的平台做了结合,使心电图机可以稳固地放置在平台上,平台下空间放置心电图纸及其它杂物,心电图机的各种连线放在推车一侧缝制的布袋里,最后用精心缝制的布套把平台和推车全部罩住,绘上了心电图图案,美观实用方便的心电图机小推车就大功告成了。自小推车应用以来,心电图室到病房做心电图,就轻松方便多了,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成了心电图室的得力助手。
在医院,像刘娜这种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事件”屡见不鲜,层出不穷。
急救中心护理团队,针对院外急救时急救物品和药品大多固定在车上,抢救时需反复到车上拿取费时费力的情况,研发出了集放置呼吸囊、气管插管、急救药品、输液架等急救物品药品于一体的急救拉杆箱,不仅大大方便了野外急救,提高了急救效率,同时,这项发明的品管圈课题还在今年的全省品管圈大赛中荣获第一名,和全省个品管课题一起参加今年的全国品管圈大赛;针对住院患者跌倒问题,护理部带领部分护理骨干进行了课题研究,研发出简便实用的防滑鞋垫和轮椅固定带及固定带报警器,拍摄制作了住院患者防跌倒健康教育视频宣教片;泌尿外科针对导尿病人行动不便的情况,设计了可以装尿袋的病员服,不仅美观实用,更维护了患者尊严,在临床得到普及和推广;
神经外科、肿瘤一科、肿瘤二科、骨一科、骨二科、妇一科、儿二科等医疗团队,在短短二个月的时间,就先后开展了县域首例脑干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肺内转移瘤微波消融术、小于0.6cm肺小结精准穿刺活检、微创跗骨窦小切口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术、经皮微创跟腱修复术、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手术、无创经阴子宫全切术、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等多项新技术;
医院服务的第一道关口,更是立足门诊服务特点,创新开展门诊健康大讲堂,邀请临床专业医师对候诊群众开展健康宣教;设计失物招领存储箱,便于保存和公示;产科新引进了产后康复系列设备与技术,延伸产科服务链;康复科做为新组建的年轻团队,在繁重的康复基础上,新开展三伏贴工作;住院处为解决医保中存在的新旧医保卡更替影响患者医保报销问题,积极联系县医保处在住院处安置临时医保卡办理设备,解决了出院患者往返医保处的奔波之苦。
创新不在大小,创意体现活力。这一系列生机勃勃现象的背后,是医院“患者至上,员工第一”这片“沃土”所提供的夯实根基与丰沃供给。“患者至上”,就是所有工作的开展围绕患者的需求与感受走,“员工第一”则是所有的管理理念与举措围绕着员工的成长与进步走。这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动态融合,形成了“我学习,我成长”“我付出,我快乐”的良性互动。在医院,“人人想办法,时时想工作”的风气蔚然成风,“问题思维”潜移默化融入每一位员工的血脉,“创新思维”也根深蒂固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思想。无论是“PDCA”“品管圈”“头脑风暴”管理工具的应用,还是长短期外出进修培训、外请专家授课、承办各种学术会议、参加各级专业比赛等各种方式的高端对接,医院员工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优化服务、打造团队的手段与方法。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大家习惯了不等、不靠,不回避、不纠结,而把问题当做是创新的契机与源泉,把解决问题做为质量持续改进、能力持续提升的阶梯与桥梁。医院文化的熏陶下,把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和病人满意度的提高都落脚于到自己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工作效率、服务细节上来。同时,所有员工的这种工作作风与思维习惯又不断充实并丰富着这种文化。
急救中心“急救物品拉杆箱”课题获全省一等奖
全县首例显微镜下脊柱微创手术
省内领先的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在近期热播电影《战狼》铺天盖地的评论中,有段话值得我们借鉴、感悟与深思:英雄要靠文化的浸润,更需要制度的抚慰。每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都在呼唤英雄人物的诞生,也为他们准备好了最壮阔的舞台。同样,一粒粒创新种子的生发需要土壤的孕育,一位位创新人物的风采需要舞台的展示。在医院,创新之花,因了土壤的丰厚与舞台的广阔,愈开愈多,愈开愈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