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样能治疗好吗 http://m.39.net/pf/a_4687762.html
前几天,50岁的刘师傅不慎从3米高台跌落,造成骨盆骨折,被紧急送医院。经过专家诊断,制定手术方案之后,住院第二天,仅1个小时,这台手术就顺利结束了,医院的新武器——山东省第一台智微天眼手术导引机器人。
今天,医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宣布正式引入山东省第一台、全国第三台智微天眼骨科手术机器人。
自我进化真正实现全自动精准手术
医院创伤骨二科主任刘华水表示,智微天眼骨科手术机器人采用了超精准人工智能技术,学术术语叫多模态融合技术。譬如一道好菜,色香味俱全。通过眼睛、嘴巴、鼻子三种不同的感受方式对菜肴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综合判断,这就是多模态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能让认知比通过一种方式,更全面更准确。
对病灶的多模态分析可以使手术更精准、安全。只有通过超精准的人工智能技术才能实现,据了解,目前只有我国和美国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
智微天眼是第一个也是国内目前唯一应用了该技术的手术机器人,并且,这一切完全由我国科学家原创研发完成,具备独立知识产权,智微天眼的80余项专利中有20余项是该技术的专利。较其他手术机器人,超精准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大幅度提升了手术精准度和手术效率,更重要的是随着数据积累,它会不断自我进化,直到真正实现全自动精准手术。
更精准、更微创、更便捷,智微天眼骨科手术机器人让老百姓更受益
更精准:骨科医生在为病人置入螺钉前,需要规划路径,螺钉将按照规划好的路径置入。
更微创:以往的手术机器人,需要在病人身上安装示踪器,机器人通过示踪器“瞄准”人体,而示踪器装在身上会留下创伤。新引入的这台智微天眼手术导引机器人,因为使用了更为先进的技术,不需要在人体上安装示踪器,从而降低了对人体的损害。
更便捷:以往的骨科手术,需要病人上了手术台以后再拍片,从而观察体内情况,进行路径规划。新机器人可以将路径规划放到术前,而且在医生办公室电脑上即可完成规划,大大方便了医生操作。术前准备时间短至5分钟以内,操作流程遵循医生思维和习惯,操作时间较传统方式可缩短50%左右。
更受益:利用该机器人,术中总透视次数不超过5次,有效减少传统手术方式下的辐射暴露。同时,路径规划在术前已经完成,大大减少了病人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脊柱、创伤及关节外科。
刘师傅作为该机器人的受益人,身上的伤口只有短短一厘米。像他这样骨盆骨折的病人,按传统方式进行手术,身上将留下20-30厘米的伤口。另外相比以往,整台手术节约了三分之二的时间。
目前,济南三院利用最新智微天眼导引机器人已经完成10台手术,涉及骨盆骨折、跟骨骨折等部位,术后效果均良好。
记者:崔立霞
编辑:宋芳
责编:马毅
编委:曹进
监制:李献刚
MORE延伸阅读??山东出台“五一”假期疫情防控三十条!出行时你要注意这些??山东与乌克兰赫尔松州举行抗疫视频交流会
??热热热,局部37℃!山东今起大升温!
??马苏化身“金句女王”玩梗暖心样样不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