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长沙近期接连发生3起儿童坠楼事

白癜风如何确诊治疗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99368.html

暑假来了,

网上流行起一句话:

天不怕地不怕,

就怕“熊孩子”放暑假!

7月10日,医院了解到,进入7月,该院已接连收治两例高处坠楼的低龄儿童。

7岁的童童(化名)家住天心区某小区二楼,今天早上,他在自家的露台上练习跳绳,弹跳时用力过猛,居然越过了约30厘米高的露台护围,跌落到了一楼的水泥坪上。家人赶紧把孩医院,经医生检查诊断为头皮和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左脚跟骨粉碎性骨折。

△7岁的童童(化名)在二楼天台跳绳,不慎跌至一楼水泥地面摔成骨折。

据童童的妈妈李女士介绍,

家里的阳台有一个小门通向露台,露台就是一楼商铺的房顶。童童平时很少到露台上玩耍,家长也经常提醒他要小心。事发当时,李女士在厨房做早饭,童童一个人在露台上跳绳,还时不时通过厨房的窗户和妈妈打招呼。“看着他就在我眼皮底下玩,没想到会出什么意外。”可万万没想到,就一转眼功夫,童童不慎从二楼坠落。

此前的7月2日晚上,1岁9个月的嘟嘟(化名)跟爷爷散步后回家,爷爷走前面准备去开门,没留意邻居家装修时将两户交界走廊处的护栏拆卸下来了,嘟嘟不慎从7楼的走廊边坠落到2楼的瓷砖天台上。经医生检查,嘟嘟颅骨骨折、脾破裂,肺部及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救治。

7月2日上午,家住万国城小区的五岁女童小可(化名)从16楼的家中不慎坠下。万幸的是,由于在跌落过程中受到树枝的缓冲,受伤的小可保住了一条命。

暑假确实是儿童意外伤害高发的时段,

如何为孩子编织一张有效的安全防护网?

每位家长都应该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技能。

最新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儿童伤害死亡率呈波动下降,但意外伤害一直是青少年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溺水、道路交通伤害和坠落/跌倒是前3位伤害死因。今天,长沙市疾控中心应急办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恒针对这3类意外伤害,为家长们送上“安全贴士”和“急救锦囊”。

A

溺水

典型案例

女童洗澡时溺水,9天后才醒来

3岁女童小若(文中患儿均为化名)洗澡时不幸溺水,由于脑功能损伤,医院抢救9天后才苏醒过来。

某日,小若有些发低烧,爸爸陈先生打算给她泡个热水澡。陈先生拿来平时给孩子泡澡用的储物箱,倒入两桶水,让女儿坐在水里。

“女儿坐着,洗澡水大概没到胸口。”陈先生把小若安顿好,转身回房间冲感冒药,没想到顷刻间意外就发生了。等他再看到小若时,孩子浮在水面上,嘴唇发白。陈先生赶紧把女儿抱起来,先提起孩子双脚,让她吐了些水,又赶紧做心肺复苏,大概两分钟后,孩子才有了呼吸。

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表示,陈先生在发现女儿溺水后,立即采取了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孩子的治疗争取了时间。

安全贴士

不能把儿童单独留在有水的地方

暑假是儿童溺水的高发期。国内外研究数据表明,不同年龄的儿童溺水地点有所不同,1~4岁幼儿溺水往往发生在室内的水桶、水缸或浴池,5~9岁儿童常在水渠、池塘或水库溺水,10岁以上孩子溺水主要发生在池塘、湖泊、江河中。

“成年人加强监护是预防儿童溺水的重要措施,家长或看护人监管缺失或片刻疏忽是5岁以下儿童溺水的根本原因。”张恒提醒,5岁以下儿童家长或看护人应该做到:绝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里,或呆在开放的水源边;家里水缸、水桶等蓄水容器应该加盖;使用澡盆、浴缸后马上将水倾倒干净。如果带孩子游泳,家长千万不能给孩子带上游泳圈就万事大吉,必须专心看管,和孩子保持伸手可及的距离。

张恒表示,5岁以上儿童学会游泳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教孩子游泳是预防溺水的有效办法。同时,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叮嘱他们绝不能去池塘、湖泊、河流游野泳,不让他们在临水的地方玩耍;游泳需到正规的游泳场所,且必须有救生员或会游泳的成人陪同看护;在游泳前,先做好热身运动,以防肌肉抽筋;遇到有人溺水时应大声呼喊,应寻求成人帮助,儿童切勿盲目下水营救。

急救锦囊

拨打的同时进行心肺复苏

“人发生溺水后,一般4~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必须争分多秒积极抢救,才能为溺水者赢得生机。”张恒表示,一旦有人发生溺水现象,施救者首先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将溺水者尽快救出水面,迅速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呼吸和心跳,如果发现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呼叫并进行现场心肺复苏,一直坚持到急救人员到来。

B

道路交通伤害

典型案例

女孩坐副驾驶位,撞成脾脏破裂

7岁的小静和家人一起乘私家车出游,因为车上的人较多,孩子由爷爷抱着坐在副驾驶位。途中,小静家的车突然与一辆车相撞。事故发生后,小静腹部剧痛,医院救治,被诊断为脾破裂。“以前从来没有让她坐过副驾驶,没想到第一次就出了事故。”家长后悔莫及。

安全贴士

低龄孩子乘车应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预防儿童交通事故伤害,张恒提醒家长注意以下事项:

1

别让孩子坐副驾驶位,以免遇到急刹车或正面碰撞等紧急情况,孩子因巨大的惯性而撞向前方,造成伤亡。

2

低龄孩子乘车应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因为绝大多数机动车的原装安全带是为成年人设计的,不适合身材矮小的儿童,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可能正好勒住孩子的脖子,造成致命伤害。儿童安全座椅的最佳安装位置是后排的中间座位,因为这个位置离每个撞击点都有一定的缓冲空间。

3

尽量不独自一人开车带孩子出行,不让孩子独自坐后排,不将孩子一个人锁在车内。

4

教育孩子不要在汽车周围玩耍。停车场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尤其是对身材矮小的儿童来说,容易被车内的驾驶员忽视,导致交通意外。

5

告诫孩子不要在马路上追逐嬉戏,在马路上行走时,不要埋头看书或玩玩具,以免发生意外;指导孩子在过马路看清交通信号灯,按照信号灯指示从人行横道过马路。

6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孩子骑车要靠右侧行驶,不要在机动车道上行驶,不要骑车带人。

急救锦囊

骨折别乱动,内脏损伤需警惕

交通事故如果出现严重的外伤,首先要做的当然是拨打求救。如有骨折,需要就地取材,如用木板、硬板纸之类进行固定,千万不要活动骨折部位,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张恒特别提醒,如果车祸后外表没有看见明显的伤口,医院进行检查,因为内脏的损伤往往比较隐匿,不可掉以轻心。

C

坠落/跌倒

典型案例

家长一时疏忽,孩子高处坠落

疾控专家梳理了长沙近期发生的几起儿童意外坠落事件,均是因为家长一时疏忽引起,造成的后果无不令人痛心。

今年2月,2岁的勇勇跟随爷爷奶奶一起到一间正在装修的新房,爷爷奶奶和装修工人交谈的间隙,勇勇就从未安装玻璃的落地窗掉落。

5月,5岁的丹丹不幸从某小区16楼的家里的阳台坠亡。事发前,丹丹在家午睡,妈妈到隔壁单元拿东西,想着很快就会回家,便把孩子独自反锁在家。可是,等孩子的妈妈返回时,悲剧已经发生了。

7月某日早晨,5岁的小可从16楼家里客厅的落地窗坠下。在坠落过程中,小可经过楼下的护栏和树枝的缓冲,减轻了坠落的冲击力,才让孩子幸存下来。小可的父亲李先生说,家里的落地窗没有装护栏,平时白天不打开,但前一天晚上打开通风,在孩子起床时没来得及关上,意外就发生了。

安全贴士

任何情况都不把孩子单独留在家

张恒提醒,家长首先要对居家环境进行安全排查,阳台、扶梯要安装护栏或防护网,并告诫孩子不可攀爬。防范孩子出现坠落、跌倒等意外,最关键的是家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年幼的孩子单独留在家里,哪怕外出时间短暂,也不可抱有侥幸心理。此外,有孩子家庭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安全防范:

1

将住宅内所有窗户、阳台安装防护栏,栏杆应该竖向排列且间距不大于10厘米。避免使用横向栏杆,以防儿童攀爬。同时需注意防护栏要有开关,以保证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逃生。

2

不要将床、椅子、沙发等儿童可以爬上去的家具靠近窗户放置;排除家里的危险因素,如起褶的地毯、地板上的电线等;将孩子放在高处的椅子、摇床、婴儿车上时,一定要使用安全带。

3

清除台阶上易造成滑倒的危险因素,保持楼道清洁整齐,教育孩子不在楼梯上推拉玩耍;家里的玻璃门应该贴上防碎膜,或用抗碎玻璃代替普通玻璃。

急救锦囊

坠落后恶心呕吐切勿随意搬动

专家提醒,若是小孩不慎发生意外坠楼,家长千万不要盲目搬动、摇晃孩子,高空坠楼常会造成身体多部位损伤,摇晃或搬动可能加重病情。建议施救人员先拨打,判断孩子是否有反应和心跳呼吸,如果无反应和心跳呼吸,有条件者可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最好有两个人,其中一人护住患儿的脊椎,一人实施抢救。

如果孩子还有呼吸和反应,则尽量选择不搬动,等待救援人员赶来,若现场环境不安全需要紧急搬动,则需两个人以上,喊口令同时进行整体搬动,尽量采取平移的方式,以免因搬动不当造成二次伤害。

长沙5岁女童16楼坠下幸好这个东东救了她一命

来源丨长沙晚报记者彭放通讯员赵锦张锋符晴

编辑丨刘天乐

值班主任丨黄飞武

GET到锦囊的家长们快来点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vyouyt.com/bgyy/5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