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专科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6085999.html
文|陈可爱
编辑|旧闻档案
前言
“他给我药吃导致我迷糊“死”了,他咋还救死扶伤呢?扶啥伤啊?不给我药我能‘死’过去么?”
接受采访的齐老太对着镜头不住地抱怨当日“害”她的
药店老板——孙向波。
齐老太坚称自己之所以发病晕过去,皆因吃了孙向波给她的药。
“不吃药就不会发病,不发病就不会被压断12根肋骨!”
对此,孙向波大呼冤枉,他坚决否认自己有给齐老太服用过药,并认定压断她的肋骨也并非他所愿,只是心肺复苏过程中无可避免的“副作用”。
“你不感谢我可以,但要我赔偿,这事说不过去。”
孙向波怎么也没有料到,自己当初见义勇为救了齐老太的命,却给自己惹来官司,善心变成了寒心。
幸好,尽管齐老太4年起诉了他3次,但法院的判决次次都替他“撑腰”,判他无责。
究竟齐老太为何一直揪着救命恩人不放?法院又依据什么做出判决,为孙向波撑腰?法院的判决又有何意义?
让时间先倒流回年9月7日那天。
老人晕倒店主施救
年9月7日上午8时左右,沈阳辽宁康平县的齐老太走进某小区北门旁的药店。
“小伙子,给我两盒药,一盒替米沙坦,一盒氯吡格雷。”
店主孙向波听完便在药柜里找药,这时,齐老太感到有点头晕目眩,她就请孙向波帮自己量量血压。
齐老太告诉孙向波:“哎,昨晚上没有睡好,现在有点儿胸闷气短,你给我量量血压。”
“低压,高压。”
给齐老太量完血压,孙向波被吓了一跳,赶紧转身取药,好让老太尽快回去休息。
不曾想,眨眼功夫,
老太竟然身子往一边歪,“咚”一声闷响倒在了地上,怎么叫也没反应。
孙向波被吓得六神无主,但沈阳医学院毕业的他很快就冷静下来,立刻拨打。
“我就把手放到她鼻子那儿看有没有呼吸,发现没有呼吸了,我就摸她颈动脉,一摸颈动脉不跳了。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人不行了,赶紧救!”
孙向波除了毕业于医学院,还有“乡村医生证”和“行医执照”,即他拥有行医资质。
因此,在判定“人不行了”后,他立刻对齐老太进行心肺复苏施救。
按压了四五分钟后,齐老太恢复了意识,孙向波将其扶起来坐在一旁,并帮她打电话给她儿子,告知老人的情况。
几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医院住院治疗,被诊断出双侧多发肋骨骨折(共12根)、右肺挫伤、低钾血症,住院18天后出院。
住院期间,医疗费共花费.64元后出院。其中,有.98元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了,齐老太自己承担的医疗费为.66元。
“人总算没事,没事就好。”
当孙向波庆幸自己施救及时,救人一命时,被救者齐老太一家却要将他告上法庭,向他索赔。
真是世事难料,孙向波做梦也想不到,自己紧急救人的义举,不仅没有得到一句“谢谢”,反而惹了无妄之灾,引来一场缠绕了4年之久的诉讼纠纷。
3次起诉次次败诉
年10月,孙向波收到一封法院起诉书。
齐老太要求他赔偿自己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等共计多元,至于伤残赔偿金,评定结果出来后另加,预计10万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指控,孙向波第一反应是觉得匪夷所思,接着便觉得一阵心寒。
他想不通,
救人怎么反而被人告了?
“你不感谢我可以,但要我赔偿,这事说不过去。”
但齐老太一家却言之凿凿,一口咬定孙向波要负全责,老太的儿子坚称自己母亲之所以晕倒,是吃了孙向波给的药——
硝酸甘油。
“不给药,我母亲进你家屋晕倒,你进行抢救,别说你按折了,就是按死了,我也不能讹你,反而我得感谢你。”
同时,他们认为老太的肋骨骨折也是孙向波的心肺复苏造成的,必须索赔。
“她没吃药,她好好地就突然倒地,还没了呼吸心跳。”
对齐家人的吃药一说,孙向波一口否认。
“我是给了她一片硝酸甘油,那是她当时血压高,药是降压用的。”
他认为自己看到老人血压高,免费给她一片辅助降压的硝酸甘油,没有半点错,更何况也没看见老人吃,即使吃了,也不会导致其心脏骤停。
但齐老太却说自己吃了药,还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她给我一粒药,具体是什么,我忘了。”
老太还说自己并不是忘恩负义,但他认为自己之所以遭罪,都是孙向波造成的,她说:“我身体的问题是因为药店医生的失误造成的,那我就需要他来赔偿损失。”
“他给我药吃导致我迷糊“死”了,他咋还救死扶伤呢?扶啥伤啊?不给我药我能‘死’过去么?”
“不吃药就不会发病,不发病就不会被压断12根肋骨!”
到底齐老太吃没吃药呢?
据药店里的监控视频显示,当时孙向波有取药的动作,至于老太有没有吃药则看不到。
关键是,即使齐老太真的服用了那粒药,
经过沈阳中院三位医学专家鉴定,一致认为齐老太晕倒和服用硝酸甘油并没有因果关系。
硝酸甘油的使用说明书上也注明了,
该药物并不会造成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的不良反应。
与此同时,齐老太本身也患有多种疾病,因此,不排除其晕倒、心脏骤停是由其自身原因引起的。
简言之,即使齐老太吃了孙向波给的硝酸甘油,也不会造成她晕倒,所以孙向波不需要承担责任。
至于压断肋骨,孙向波更是不承认自己有错,他表示造成这个结果是必然结果,并非他故意为之或者手法不专业。
“整个心肺复苏的过程都符合规范,压断肋骨我也没想到,但这不是我的责任。”
“抢救过程若力度和频率不够,老人家可能就活不了,这在医学上也是允许出现的。”
那么,施救过程中,被救者被施救者压断肋骨,是否是正常现象?又是否真的被允许呢?
据医院的急诊科主任齐亚丽介绍,
肋骨骨折属于心肺复苏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换言之,这是常见现象。
医院的急救员培训教员也表示,
心肺复苏要想起到良好的效果,要达到一定强度的按压深度和频率,因此很容易造成肋骨骨折。
不难看出,肋骨骨折的“意外”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比较常见,更何况齐老太已经72岁高龄,骨质酥松的她被压断肋骨,还真是必然。
但生命高于一切,命和肋骨,两害相权取其轻,当然是将命放在首位。
因此,法院认为孙向波在救助过程中给齐老太带来的损伤是无法避免的,并未违反诊疗规范,故孙向波作为救助人,不应承担抢救过错。
年12月,经过两年多的审理,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驳回了齐老太的诉讼请求
,还了孙向波一个公道。
提心吊胆了两年多,孙向波心中的大石总算落下了,感慨:“两年多了,可算是结束了,这个好人不好当呀。”
然而,
齐老太却死咬着他不放,一审判决出了后,她又提起上诉。
这一上诉,又将孙向波折腾了两年多。
好在,善有善报。虽然齐老太寒了他的心,但法律却没有,依旧为他撑腰。
年5月,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事实就是事实,要感谢法院公平的判决,悬了两年的心放下来了。”
本以为终审判决后,此事就算是翻篇了,孙向波长吁一口气。
“非常感谢法律,感谢法律再次维护了正义,还我公道。”
万万没想到,
齐老太居然又向他发起“攻击”,竟然向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一审、二审判决,要求重新审理此案。
“很无奈,很难受,她这几乎就是纠缠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当再次收到法院的起诉书时,心力交瘁的孙向波感到很无奈,百感交集,哭笑不得,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解脱。
万幸的是,人心不公,法律却始终是公平的。这一次,法院依旧力挺孙向波。
12月16日,法院驳回了齐老太的申请,这场纠缠了四年的诉讼纠纷终于划上了句号。
“老实说,还真不敢把悬着的心放下,不知道是不是真结束了。”
真是应了那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收到裁定书后,孙向波却笑不出来,他担心齐老太再一次上诉。
损失惨重善心依旧
“真的没有想到,一次施救完全打乱了我的生活。”
四年诉讼纠纷终于尘埃落定,孙向波心中五味杂陈,为了这次施救,他失去了太多。
“赔了很多钱,药店关了,也没能力开新店。”
当初,孙向波几乎动用所有积蓄,还借了不少贷款,投资了多万才有了一家药店。
自从惹上官司后,他的名誉受损,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对他产生了质疑,直接导致药店的销售额急剧下降,最后干脆无人光顾。
“年5月吧,不得不关门,所有钱都赔光了。”
自己经营的药店营业额也直线下降:“现在已经赔了很多钱,没能力再开新店维持经营了。”
除了经济上的损失,精神上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他表示法院判决结果未出之前,他饱受非议,处处被人戳脊梁骨,连带家人都抬不起头。
尽管这次施救让孙向波损失惨重,但他善心依旧,依然“该出手时就出手”。
年11月15日晚7时左右,孙向波去接儿子放学,碰到有人倒在地上,旁观者中有人知道他有医师资格证,就喊他去施救。
孙向波经过一番检查后,判定此人属于休克,便掐其人中,将她救醒。
然而,
这次施救竟然也差点陷他于不义。
医院采访被救者,当时她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不料,其家属竟然否认孙向波的施救行为,还强行限制记者的自由,幸好见惯风浪的记者解决了“危机”。
回想起此事,孙向波还有点心有余悸,但他却并不后悔,坚定地说:“再遇到,还是会出手相救的。
救死扶伤是医者的本职呀,应该的。
”
“不过,以后一定要留证据,拍视频。不然说不清。”
前不久,孙“大侠”又一次见义勇为,扶起一个骑电动车摔进绿化带的女人。
“爸爸,你再做好事,咱们家钱都不够赔啦!”
儿子的担心,孙向波也曾考虑过,
但他选择“傻”一点,选择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相信好人有好报。
该出手时就出手
回看这起持续诉讼4年的纠纷,法院的判决先后三次力挺孙向波,不仅还他一个公道,也弘扬了社会正气,激励了人心,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
法律不会让任何一个好人蒙受不白之冤,终将会高举正义之剑,为善行善举保驾护航。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这起事件发生20多天后,我国于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民法总则中,第条就赋予了施救者“免罪金牌”。
这个“金牌”就是见义勇为者的护心镜、保护伞,以立法的形式免除好人的后顾之忧,唤醒社会的良知,鼓励民众伸出援助之手。
近年来,遇到类似纠纷,法院通常会站在见义勇为者这边。
法院会综合考虑紧迫性、救助过程中“犯错”的必然性等因素,对救助者在施救过程的“过错”持宽容态度,不苛责、不无理处罚救助者,充分发挥了“好人法”的保护作用,真是振奋人心。
行善还要被起诉被索赔,被救者的“无理取闹”凉的不是救助者一人的心,凉的是整个社会的心。
愿不再有不明事理、令好人寒心的齐老太,愿更多的“孙向波”在必要时刻站出来,该出手时就出手。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