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到到“骨质疏松”时,不少年轻人都觉得骨质疏松离自己太遥远,等老了再担心吧。但是,如今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节节攀升,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甚至连青年时期都有发生的可能,所以,现在要认真对待,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就是骨折。
骨质疏松的分类:骨质疏松由于构成骨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骨关节变形。一种受到异常负荷下会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困难等症状的疾病。本病常见发生于手指指端、脚趾、跟骨、膝关节、髋关节、颈椎及其他部位。
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分为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15岁以下的青少年和老年人;继发性骨质疏松主要由某些疾病和某些药物引起的;例如糖尿病、恶性肿瘤、应用糖皮质激素等。
为什么会发生骨质疏松症?怕日晒、运动少、过度肥胖;这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三大”杀手;此外,很多人喜欢喝碳酸饮料、过度喝咖啡、饮茶;这会降低骨密度,影响钙的吸收,并为骨质疏松埋下隐患。
此外,肥胖者的内脏脂肪高,骨质强度低,骨质疏松症风险也随之提高了。因此,如果想远离骨质疏松,首先要解决肥胖问题。
骨质疏松的几个阶段:
01
早期:没有明显不适症状
在骨质减少的早期阶段,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
02
发展:局部疼痛
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并且发生骨质疏松,则可能出现腰酸背痛或周身性骨骼痛,并且当负荷增加时疼痛可能增加或活动可能受限。
03
恶化:病情加重
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持续恶化,出现身高缩短、驼背、脊柱畸形等症状。
04
最后:脆性骨折、残疾
如果持续恶化,将容易出现脆性骨折,例如摔倒或其他日常活动会导致骨折的情况出现。而这些患者往往年龄较大,极难愈合,可引起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锻炼:从事户外活动,加强负重锻炼,增强抵抗力,减少骨折事故的发生。运动类型、方法和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有氧运动和负重运动的重点应该是提高耐受性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营养: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很重要,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和维生素C和蛋白质,晒太阳可以获得天然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欧洲和美国学者提倡成人每天摄入至毫克钙,绝经后妇女每天摄入至毫克钙。
防止摔倒: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的概率,以减少髋部骨折和Colles骨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