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医考年4月26日临床执业

下肢骨折股骨颈骨折

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是股骨头、颈的重要营养动脉。

股深动脉→旋股内侧动脉→骺外侧动脉供应股骨头/~4/5区域的血液循环,是股骨头最主要的供血来源。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主要原因。

分类

1.按骨折线部位分类

(1)股骨头下骨折:易发股骨头缺血坏死。

()经股骨颈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中部,股骨头亦有明显供血不足,易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或骨折不愈合。

.按骨折线方向分类

①股骨颈外展骨折:Pauwel角<0°,骨折易愈合;②股骨颈内收骨折:Pauwel角>50°

外有小三,内人打我,婚姻不稳

临床表现

1.中、老年人有摔倒受伤史,伤后感髋部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应怀疑病人有股骨颈骨折。有时数天后发现。

.患肢出现外旋畸形45°~60°之间。

若外旋畸形达到90°,应怀疑有转子间骨折。

.可出现局部压痛及轴向叩击痛。

4.患肢短缩、大转子上移。在侧卧并半屈髋,由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之间画线,为Nelaton线(内拉东线),正常情况下,大转子在此线上,若大转子超过此线之上,表明大转子有向上移位。

治疗

1.非手术疗法年龄过大,全身情况差,合并有严重心、肺、肾、肝等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要尽早预防和治疗全身并发症,全身情况允许后尽早尽快手术治疗。可采用穿防旋鞋,下肢皮肤牵引,卧床6~8周。

.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主

(1)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是首选的手术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后固定不可靠,或青壮年陈旧骨折不愈合者。

()人工关节置换术:适用于全身情况尚好,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

股骨转子间骨折

表现:转子区出现疼痛,肿胀,瘀斑,下肢不能活动

查体:转子间压痛,下肢外旋畸形可达90°,有轴向叩击痛。下肢短缩。

治疗:稳定牵引

不稳定手术

股骨干骨折(助理不要求)

临床表现

下1/骨折近端前上,远端向后。

有可能损伤腘动脉、腘静脉和胫神经、腓总神经

第二位容易休克的骨折(第一位为骨盆骨折)。

治疗

1.非手术疗法

(1)成人:麻醉下,在胫骨结节或股骨髁上进行骨骼牵引持续牵引8~10周

()儿童:岁以下儿童采用垂直悬吊皮肤牵引。

.手术疗法成人及三岁以上儿童股骨干骨折近年来多采用手术治疗。

(1)指征:①非手术疗法失败;

②同一肢体或其他部位有多处骨折;

③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④老年人的骨折,不宜长期卧床者;

⑤陈旧骨折不愈合或有功能障碍的畸形愈合;

⑥无污染或污染很轻的开放性骨折。

()手术治疗方法:

①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

②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③弹性钉内固定;

④外固定架外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治疗

必须坚持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有骨缺损时应及时植骨填充。

胫腓骨骨折

1.胫骨干横切面呈三棱形,在中、下1/交界处,变成四边形。

.容易开放性骨折。

.下1/段骨折愈合较慢,容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并发症

1.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胫骨上1/骨折,可致胫后动脉损伤,引起下肢严重血循环障碍,甚至缺血坏死。

.中1/:骨筋膜室综合征

4.胫骨下1/段骨折:骨不愈合。

5.腓骨骨折:腓总神经损伤,造成足下垂、趾背伸无力和足背外侧感觉障碍。

治疗

1.单纯胫骨干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10~1周。

.单纯腓骨干骨折,若不伴有关节分离,亦不需特殊治疗。可用石膏固定~4周。

.不稳定的胫腓骨干双骨折在以下情况时,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

①手法复位失败;

②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双段骨折;

③污染不重,受伤时间较短的开放性骨折。

踝部骨折和踝部扭伤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的主要关键

1.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带,是踝关节最坚强的韧带。主要功能是防止踝关节外翻。

.外侧副韧带起自外踝,分三束分别止于距骨前外侧跟骨外侧和跟骨后方,是踝部最薄弱的韧带。

内人是坚强的后盾,防止外翻

外侧是最薄弱的韧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vyouyt.com/bgcb/10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