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聋人摔伤导致骨折

天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89.html

近日,常州三院骨科医生张亮接诊了一名摔伤骨折的聋哑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成了难题。于是张亮用纸和笔代替言语,半个月里,他坚持每天一笔一划与病人沟通。近日病人出院了,临走时她坐在轮椅上,开心地用手向医务人员比心,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医护人员的感谢。

△张亮医生与病人交流写的纸条

寂静的世界,沟通成难题

半个月前,常州三院骨科病房接诊了一名特殊的病人。吴阿姨被老伴推入病房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十分痛苦。接诊的医护人员问她怎么了,她和老伴都只会一个劲儿地打手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床位医生张亮立刻意识到这是一对聋哑夫妻,普通的沟通方式对他们来说行不通。张亮马上找来纸和笔,让吴阿姨的老伴把情况写在纸上告诉大家,用简单的书写来进行交流。

通过这种特殊的沟通方式,张亮了解到,吴阿姨今年64岁,骑电动车发生车祸,左侧双踝骨骨折。

△张亮医生(右)在与病人家属交流

张亮仔细查看了吴阿姨的伤势后,给她做了初步处理。并且把她的疾病诊断写在了纸上,让她知道自己伤在了哪里,伤势情况如何,要怎样进行下一步治疗等等。通过一番纸上沟通,吴阿姨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认真按照张亮的医嘱要求配合治疗。

每天"纸上查房",坚持了半个月

接下来,每天早晨查房,张亮都是自带纸笔先来到吴阿姨床边,询问了解她的病情,把最新的治疗进展一步步清清楚楚写在纸上,让吴阿姨和她的老伴随时知晓治疗措施和方案。就算无法用语言交流,也一样做到让这对老夫妻没有疑问、放心治疗。

因为上午手术多,经常要到中午甚至下午才能出手术室,和吴阿姨沟通需要写字,时间比较长,所以张亮每天七点多就到吴阿姨床边进行纸上查房。这样沟通一次至少需要15分钟时间,但张亮从来没有一句抱怨和一丝不耐烦。

"病人本来就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如果还要额外增加她们的心理负担,那就是我这个医生没有做到位。老人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再加上他们的情况比较特殊,我没有理由不多照应一点。"张亮说。

△张亮医生与病人交流写的纸条

字字见真情,满是细心和体贴

由于吴阿姨的情况需要手术治疗,术前谈话的内容对吴阿姨和她的老伴来说都很重要,因为涉及到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术中常见问题、手术费用、术后康复锻炼等一系列问题,张亮把这些内容写满了整页纸,一条一条和他们做好解释。

"手术目的:复位内固定骨折,修补损伤韧带,早期功能锻炼。"

"手术费用由手术费+材料费+麻醉费,手术后先消炎治疗,然后可以拄双拐下地。"

"手术后第一个月左脚不要用力踩,第二个月逐渐用力,三个月后正常行走,一年以后取出钢板。"

"还有问题吗?"

……

△张亮医生(白衣左)和病人吴阿姨

"虽然他们不能说话,但每次看到我们医护人员时都会露出发自内心的真挚笑容,对于我们来说,这笑容就是最好的回报!"张亮对现代快报记者说。

我知道你在看哟

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vyouyt.com/bgbz/6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