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建龙西安交通大医院
病例介绍
?患者信息:
女,33岁。
?主诉:
摔伤后右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2天。
?现病史:
患者2天前骑自行车时不慎摔倒,右膝着地,当即感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休息后不能缓解,来我院急诊就诊,急诊查体见右膝关节肿胀,屈伸活动明显受限,急诊给予行右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提示“胫骨平台后方骨折”,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
?专科检查:
右膝关节肿胀,局部皮肤无破损,浮髌试验(+),腘窝处压痛(+),后抽屉试验(+),内外侧间隙压痛(-),侧方应力试验(-),膝关节活动度因疼痛拒查,右小腿及足部无明显肿胀,足踝部活动感觉良好,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治疗前影像:
?辅助检查:
1、右膝关节正侧位片:右胫骨平台后方骨折,建议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2、右膝关节三维重建CT:右胫骨平台后方撕脱性骨折,建议进一步MRI检查。
3、右膝关节MRI平扫:右膝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右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右膝关节腔积液(血),请结合临床。
?诊断:
1、右膝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Griffith分型:Ⅲ型);
2、右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Ⅰ度)。
?鉴别诊断:
1、右膝后交叉韧带损伤:多由直接暴力所致,急性期伴膝关节肿胀疼痛,膝关节不稳,多合并膝关节其他损伤,影像学检查(MRI)多可鉴别;
2、右胫骨平台骨折: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急性期除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外,还可查及骨擦音及骨擦感,影像学检查(X线、CT)多可鉴别。
治疗过程
1、入院后右下肢给予支具制动,抬高患肢,膝关节局部冷敷,注意观察末梢血运情况,鼓励患者进行踝关节背伸及跖屈活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入院后完善右膝关节三维重建CT、右膝关节MRI平扫、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同时完善胸部正位片、十二导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及肝炎系列等常规检查,以排除手术禁忌。
3、完善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右膝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Griffith分型:Ⅲ型),手术指征明确。术前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及手术方案,选择开放手术,可能手术时间较短,但手术创伤较大,还可能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选择关节镜下手术,可能手术时间较开放手术略长,但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无需二次手术,且可同时处理关节内其他损伤。患者及家属商议后表示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的优缺点,选择关节镜下手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确定手术方案后联系麻醉科、手术室安排手术,术前患者禁食6小时、禁饮4小时,术前30分钟给予头孢一代预防感染,手术顺利,手术时间50分钟,术后给予膝关节卡盘支具制动,常规术后24小时预防感染治疗,膝关节冷敷,抬高患肢,鼓励患者进行踝泵锻炼,并早期进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等长收缩锻炼及髌骨内推活动。
5、术后常规伤口换药拆线,复查右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右膝关节三维重建CT检查,了解骨块复位情况。
6、术后右膝关节伸直位支具固定2周,第3周开始屈膝锻炼,术后6周关节活动度达°,第7周开始扶单拐下地活动,第9周开始恢复正常行走,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复查右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并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IKDC)。
7、术后3个月复查右膝关节活动正常(伸直0°,屈曲°),无疼痛,右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提示原骨折块位置良好已愈合,Lysholm评分95分,IKDC评分93分。
8、术后6个月及1年复查右膝关节已恢复伤前活动水平,右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提示骨折已愈合。
手术记录
?手术方案:
手术采用右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复位双股ETHIBOND线固定术。
?手术过程:
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大腿根部安装气压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膝关节置于屈曲90°位。
建立常规前内侧及前外侧入路,按次序检查整个关节,治疗合并伤。
将镜头自前外侧入路,经PCL和股骨内髁间隙插入后内侧间室,监视下建立常规后内侧入路和高位后内侧入路,经高位后内侧入路插入刮匙、刨刀,清理骨床。
通过交换棒将镜头更换至高位后内侧入路,自后内侧入路插入刨刀,清理对骨折显露和复位有影响的部分后纵隔,并用探勾试复位骨折。
在胫骨结节内侧做一长约2cm切口,自前内侧入路插入PCL胫骨隧道定位器,从胫骨结节内侧向胫骨后侧、撕脱骨折骨床下部的腓侧缘钻一根直径2.5mm克氏针,再利用定位器,从胫骨结节外侧向胫骨后侧、撕脱骨折骨床下部的胫侧钻一根直径2.5mm克氏针。
沿两根克氏针用4.5mm钻头钻通,完成骨道制备。保留交换棒,将镜头从前内侧入路进入,从前外侧入路进器械,于PCL中段,紧贴PCL外侧缘分离板股韧带和PCL。
将双股5号ETHIBOND线穿入PCL股骨隧道定位器,在高位后内侧入路监视下,使用股骨定位器尾端从前外侧入路,经板股韧带和PCL之间,将双股ETHIBOND线送入膝关节后间室,自后内侧入路使用抓线器将双股ETHIBOND线一头拉出。
再将股骨定位器退至前间室,经PCL内侧和股骨髁间凹内侧壁之间,将双股ETHIBOND线送入膝关节后间室,自后内侧入路使用抓线器将双股ETHIBOND线另一头拉出。
经后内侧入路,将双股ETHIBOND线在韧带后侧、骨块上方打半结系扎,绑扎PCL和止点撕脱骨块。
经已制备好的胫骨隧道,使用抓线器将双股ETHIBOND线两头分别拉出,由助手拉紧,在镜下再用探勾调整骨块复位及缝线位置,同时做前抽屉试验,保证骨块复位满意后于胫骨前内侧打结并与周围软组织缝合固定。
活动膝关节,并再次检查骨块复位情况、韧带张力及膝关节后向稳定性。
?治疗中:
术中发现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骨块移位。
术中使用双股ETHIBOND线固定后效果:
术中操作固定示意图:
视频见阅读原文
?治疗后:
术后总结
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较常见,多发生于成人,儿童少见。由于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大多数情况下只累及胫骨后陷窝底部的骨质,在骨折移位程度不严重的情况下,很可能会漏诊,而处理不当也容易导致PCL功能不全,甚至膝关节不稳定而过早退变。随着CT及MRI等检查的普及,漏诊率越来越低,同时大家也越来越重视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治疗。对移位超过5mm的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需要手术复位固定,恢复PCL的张力和膝关节的稳定性,这一观点已形成共识。
随着运动医学及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关节镜下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它创伤小、恢复快、可同时处理关节内其他合并损伤,是目前治疗的趋势。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病例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