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基础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要点总结

▲优惠报名即将截止,长按查看详情

本文为作者原创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胫骨平台损伤机制

内外翻合并轴向暴力

骨折部位与膝关节伸曲程度相关

青壮年-劈裂骨折

老年-塌陷骨折

单纯劈裂或塌陷骨折-低能量损伤

分型

AO/ASIF分型

Schatzker分型

低能量骨折类型:

一外侧平台单纯劈裂,年轻多见,常伴半月板损伤

一外侧平台劈裂塌陷,40岁(软骨下骨脆弱)

一外侧平台单纯塌陷,老人多见,中央型为主,外侧、后侧塌陷不稳定

高能量骨折类型:

一内侧平台,內翻轴向暴力,常伴韧带、血管神经损伤

一双踝骨折,注意血管神经损伤的评估

一双骨折累及干骺端,常伴血管神经损伤,室间隔综合症,软组织套损伤

治疗

需要考虑的个性化因素

移位、粉碎程度

软组织损伤程度

血管神经损伤

骨松程度

多发伤

治疗原则

平台骨折致关节不稳-ORIF

获得解剖复位,必须ORIF

解剖复位,稳定固定是关节软骨再生的前提

有手术指征而无法手术的患者,必须骨牵引,尽量早活动

保守治疗(无法解剖复位)

指征:

不完全或无移位骨折

轻度移位稳定的外侧平台骨折

不稳定的外侧平台骨折(高领、疏松)

全身状况差

伴脊髓损伤

Ⅲ度开放骨折

骨折伴感染

经验不足、器械不良

方法:

铰链式膝关节支具

踝上胫骨远端牵引

目的:

恢复力线、早期活动

要求:

内外翻不稳<5度和10度

冠状面力线畸形<7度(与健侧对比)

经常随访,随时调整

绝对指征:

开放骨折?

伴间室综合症

伴血管神经损伤

相对指征:

不稳定的外侧平台骨折

移位的内侧平台骨折

移位的双髁骨折

手术时机

即刻:开放骨折,伴间室综合症,血管神经损伤

尽快:移位、不稳定骨折;多发骨折

延迟:高能量损伤,软组织肿胀,张力性水疱

方法:抬高下肢,外固定支架,骨牵引(维持力线和长度)

术前计划

X线、CT、MRI

牵引复位后X线、CT

对照位X线、CT

*注:确定合适的内植物、复位器械、植骨的量

手术入路

外侧髌旁直切口-最常用:

切口不越过胫骨结节(内侧皮肤菲薄)

半月板下打开关节

撕裂半月板应缝合而不是切除

不要直接位于钢板螺钉表面

辅助后内侧切口-双髁骨折:

鹅足结构背侧暴露胫骨近端内侧缘

手术技巧

SchatzkerⅠ

CRIF:空心钉技术;必须明确半月板损伤情况(MRI、关节镜)

ORIF:空心钉、钢板(支持、抗滑)技术;劈裂远端粉碎

SchatzkerⅡ

ORIF:空心钉、钢板;半月板下暴露关节;开书、开窗技术;关节镜;植骨

SchatzkerⅢ

ORIF:空心钉、钢板;开窗技术(CT、MRI定位准确);半月板下暴露关节;关节镜;植骨

SchatzkerⅣ

低能量损伤-CRIF

高能量损伤-ORIF

*注:注意血管、神经、韧带损伤(MRI、血管造影),后内侧切口

SchatzkerⅤⅥ

轴向暴力作用于伸展的膝关节

高能量损伤

双髁骨折

常伴血管神经损伤,室间隔综合征

术前必须牵引位的X线、CT、MRI

双切口、双钢板

先内后外

术后处理

抗菌素、引流、抬高、CPM

低能量损伤:4~8周非负重至骨折愈合(X线);4~6周部分负重;3月后完全负重

高能量损伤:个性化;视软组织、骨折愈合情况而定;一般3月后负重

并发症

感染:软组织精确评估,适时手术;骨膜外暴露,全厚皮瓣技术

骨不连:少见,SchatzkerⅥ干骺端

创伤性骨关节炎:关节面、力线、稳定性

关节僵硬:骨折后膝关节制动3~4周,永久性僵硬;解剖复位、稳定固定、早期锻炼

总结

胫骨平台骨折多见、高能量、复杂

软组织处理重要性等同,甚至优于骨折治疗

密切注意隐匿的伴随伤(韧带、半月板)

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vyouyt.com/bgbz/6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