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是人们身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而脚后跟也是常常会出现问题的一个地方,而疼痛是经常会发生的,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脚后跟疼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可以这样说,足跟痛症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容易被人忽视,实际上并非如此。对于足跟痛症的人来说,可能是其骨质疏松的警示,要重视起来。 引起足跟痛的原因 1、损伤引起足跟痛 足跟部的局部外伤可引起疼痛,此类疼痛多有明确的外伤病史,如跟骨骨折、骨裂、跌打外伤等,主要表现为足跟部疼痛明显,肿胀和压痛,行走困难。 2、劳损导致足跟痛 足底的肌肉腱膜有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的作用。长期的行走、站立、过度的负重等,使足底筋膜、肌肉、韧带处于长期紧张状态,导致肌肉腱膜等造成劳损,进而可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 3、产后足跟痛 产妇在月子期间,气血两虚,容易感受外界寒凉之气的侵袭。特别是足跟部,一旦受凉就容易出现足跟部疼痛。此类疼痛属中医理论中的虚证,多由肾虚所引起,常可因产后脚部受凉所致。 4、骨刺引起足跟痛 骨刺引起的足跟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往往通过X光片可观察到根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由于骨刺隆起可加重局部软组织的摩擦、劳损,容易产生无菌性炎症,引起足跟疼痛,其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明显关系。 足跟痛该怎么治疗? 中医提倡外敷疗法,所谓“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是药入口三分毒,能外敷的不口服。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个外敷疗法,朋友们不妨试试。 方药组成:郁金60克,元胡30克。 用法:将郁金、元胡加水约毫升,浸泡1小时后煎煮,沸后15分钟左右,连药带渣倒入盆内,先将患处置于热气上熏蒸,待温度适中不烫时,再浸洗患处,每次熏洗半小时,每日早晚各1次。受伤在24小时之内者,宜将药水放凉后浸洗患处。 功效:能有效治疗缓解治疗足跟痛的各种症状。 足跟痛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尽量避免穿着软的薄底布鞋。 2、在足跟部应用厚的软垫保护,也可以应用中空的跟痛垫来空置骨刺部位,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 3、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4、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